各市、縣(市、區)防災減災救災議事協調機構,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現將《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國防減救辦明電〔2024〕6號)轉發給你們。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貫徹意見,請一并遵照執行。
一、突出活動主題,加大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力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開展國際減災日宣傳活動的重要契機,緊扣“賦能年輕一代、共筑韌性未來”這一活動主題,組織開展參與面廣、互動性強的宣傳教育活動。要聚焦兒童和青少年安全意識和技能提升,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動員全社會為年輕一代營造良好安全環境。要繼續以“五進”宣傳體系為支撐,深化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模式,落細落實落地各項防災減災宣傳措施,推動防災減災宣傳常態長效。充分發揮社區內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應急力量作用,共同推進社區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體系建設。引導家庭學習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鼓勵居民參照《浙江省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準備必要應急物資,提升家庭應急減災能力。
二、聚焦產品、渠道,提高年輕一代災害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要繼續加大宣傳項目活動內容、機制和載體形式創新,開發符合兒童和青少年特點的宣傳教育產品,強化適齡宣傳教育。聚焦臺風、暴雨洪澇、地震災害、地質災害、雨雪冰凍、火災逃生等典型災害場景,以逃生自救應知應會為重點,利用短視頻、情景劇、MTV、微課堂、地方戲劇、微電影、科普圖文等宣傳形式,動態開發小視頻、小課件、小節目、小故事、小案例等“五小”防災減災宣傳作品。要推動將防災減災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防災減災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作為中小學和高等院校必修課內容,結合校園“第二課堂”開展應急互救培訓。要依托科技場館、應急培訓演練基地、教育實踐基地、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公眾游樂體驗設施等以及學校、景區等平時人員集聚度高、群眾知曉度高的綜合性場所,探索融入逃生自救等應急科普場景元素,建設一批防災減災文化教育體驗基地,滿足兒童和青少年群眾體驗需求。
三、加大隱患排查整治,構筑年輕一代健康成長安全環境。當前我省秋季臺風活躍,又正值國慶假期,旅游、探親、聚會等出行人員眾多,各類風險交織疊加。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持續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力度,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責任意識,狠抓問題隱患整改落實到位,消除死角、掃除盲區。要組織開展與年輕一代學習生活密切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推動狠抓安全責任落實。要對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現有校舍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對兒童游樂場所、體育場館、旅游景區等兒童和青少年活動重點場所加強設施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評估,落實安全防控措施。要切實加強旅游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加強玻璃棧道、魔毯、懸崖秋千等高風險游樂項目,以及纜車、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壓實網紅打卡點、徒步線路以及戶外探險、野營等新業態的屬地安全管理責任。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開展好國際減災日各項活動,加強組織領導,細化方案措施,嚴格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要求,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浙江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