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防減救災辦,省防減救災委有關成員單位:
近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強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的緊急通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劉捷省長作出批示要求抓好落實,結合我省實際,現將相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構建責任體系。進一步明確行業監管職責。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自然資源、國資、海事等主管部門要按照“三管三必須”的要求,重點細化應對臺風洪澇災害“五停”工作和防范應對“五斷”等極端情況的具體措施,明確施工工地何時停工、誰來停、怎么停、怎么轉移。進一步明確屬地監管職責。各地要指導建設單位及時辦理施工方案、度汛方案備案和臨時工程審批手續,督促落實度汛措施,嚴格按照許可的工程建設方案和臨時占用補償措施施工;要進一步落細“包保”責任,確保轄區每一個建設單位和施工工地都有明確的責任人,構建權責明晰、響應迅速的責任體系,尤其是要壓緊壓實人員轉移責任,堅決杜絕“假答應、假轉移”問題。進一步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各建設施工單位要明確內部責任分工,將防汛防災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個人員。施工企業要主動加強對所屬工程項目的指導和監督,制定詳細可靠的汛期安全保障方案,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
二、持續強化應急能力。全面開展排查整治。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將此項工作納入常態化排查整治內容。7月31日前,組織一輪野外施工工程汛期安全隱患自查自糾,重點排查臨時工棚、人員撤離路線、河道行洪的安全性,杜絕汛期違法違規在河道內設置阻礙河道行洪的物料加工區、施工棧橋便道、圍堰辦公區、生活區等臨時設施,嚴禁非法堆放物料及傾倒棄置渣土、建筑垃圾等行為,禁止在行洪河道、泥石流易發區、低洼地帶等危險區域設置營地,對選址不當的堅決搬遷?。嚴格落實停工措施。按照“五停”工作指引,屬地防指啟動防汛防臺Ⅲ級應急響應時,臨江臨水、易淹易澇、深基坑、高邊坡、水上作業點、隧道、上跨或臨近既有道路等危險區域施工工地應停止施工、轉移人員;屬地防指啟動防汛防臺Ⅱ級以上應急響應時,施工工地一律停工、轉移人員。屬地氣象部門發布極端天氣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時,高空作業、室外作業、危險區域應立即停止施工,其中暴雨、大風、雷暴大風期間,施工工地一律停止施工、轉移人員。完善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完善強降雨預警觸發、發布渠道、發布對象、預警送達等工作流程,通過多途徑、多手段預警直達“叫應”施工工地責任人;建筑施工單位要利用廣播、手搖警報器等確保預警信息覆蓋至工地每位工人?。上游水庫大流量泄洪時,要嚴格按照放水預警方案做好預警工作。
三、加快完善預案方案。完善現場指揮部方案。各有關部門要按照“1618”救援指揮體系要求,針對工程出險等場景制訂現場指揮部指導方案,督促屬地和施工工地設立現場指揮部,合理設置“1+8”工作組,實現“一場景一方案一打法”。細化工程度汛方案。汛期新開工涉水工程要在開工前完成度汛方案和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的報批和備案。在建涉水工程項目法人和參建單位要根據工程度汛方案及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安全度汛組織機構、防汛搶險隊伍,備足防汛物資,完善安全監測、視頻監控、水文預報、預警通訊等設施,落實好人防、物防、技防等工作措施。強化應急預案演練。今年7月底前,每個施工工地至少要組織一次演練,重點演練停工指令發布后的人員轉移安置、機械設備撤離加固、阻水構筑物快速拆除等措施,確保預案的可操作性,持續提升實戰能力。
請各設區市和省防減救災委有關成員單位將本地區本部門工作開展情況于8月15日前報省防減救災辦。
浙江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7月18日